拼音:lai
注音:ㄌ一ˋ ㄌㄞˋ
读音:lì lài
部首:疒
总笔画:8
结构:左上包围
统一码:75A0
笔顺:丶一ノ丶一一フノ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疠(癘) ⒈ 瘟疫:疠疫。 ⒉ 恶疮。 ⒊ 杀。 其他字义 疠(癘) ⒈ 古同“癞”,癞病。 English a sore, ulcer; pestilen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疠 癘 〈名〉 (1) 恶疮;麻风 [leprosy] 疠,恶疾也。——《说文》 伯牛有疾,先儒以为疠也。——《论语》 已大风挛踠瘘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如:疠风(麻风病);疠人(患染恶疾的人);疠痎(恶性疟疾) (3) 疫病 [pestilence] 四时皆有疠疾。——《周礼·疾医》 天有菑疠。——《左传·哀公六年》 (4) 又如:疠疾(疠瘥。疫病);疠气(能致疫病的恶气);疠疫(瘟疫);疠役(流行性传染病。即瘟疫)
康熙字典: 癘【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