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zhì zhī zhèng
注音:ㄅㄨˋ ㄓˋ ㄓ ㄓㄥˋ
解释: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例子:假使她们真“知道立国数千年的大中华民国”的国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不治之症,那可真是没有面子了。(鲁迅《二心集 以脚报国》)
正音:
辨析: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表示治不好的绝症。
歇后语:大麻风爆了皮
谜语:最难治的病
感情:不治之症是中性词。
繁体:不治之癥
近义:不可救药
反义:药到病除
英语:incurable disease
俄语:неизлечимая болéзнь
日语:不治(ふち)の病(やまい)
俄语:
法语:maladie incurable(maladie inguérissable)
拉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