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i
注音:ㄓˇ
读音:zhǐ
部首:疒
总笔画:10
结构:左上包围
统一码:75BB
笔顺:丶一ノ丶一丨フ一ノ丶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疻 ⒈ 因殴打而形成的皮肤青肿的伤。 统一码 疻字UNICODE编码U+75BB,10进制: 30139,UTF-32: 000075BB,UTF-8: E7 96 BB。 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疻 〈动〉 (1) 殴人致皮肤肿起无创痕者为“疻”。泛指殴伤 [beat;strike] 疻,殴伤也。从疒,只声。——《说文》。按,凡殴伤皮肤起青黑而无创瘢者为疻,有创瘢者曰痏。 (2) 如:疻斗(谓互殴致伤);疻面(殴伤面部);疻烂(谓互相殴打出血)
康熙字典: 疻【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