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
注音:ㄅ一ˋ
读音:bì
部首:疒
总笔画:13
结构:左上包围
统一码:75F9
笔顺:丶一ノ丶一丨フ一丨一一ノ丨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痹 ⒈ 〔痹症〕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⒉ 〔麻痹〕见“麻”。 造字法 形声:从疒、畀声 English paralysis, numbne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痹 〈名〉 (1) (形声。从疒( 痹,湿病也。——《说文》 五藏大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汉书·艺文志》。注:“风湿之病。” 危坐一时,痹不得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2) 又如:痹厥(神经系病。肢体疼痛麻木);痹顽(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完全或部分丧失) 词性变化 ◎ 痹 〈形〉 气郁闷 [gloomy] 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诊要经终论》
康熙字典: 痹【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