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
注音:ㄆ一 ㄆ一ˊ ㄅ一ˇ
读音:pī pí bǐ
部首:糹
总笔画:10
结构:左右
统一码:7D15
笔顺:フフ丶丶丶丶一フノフ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紕 ⒈ 布帛絲縷等破壞散開:線紕了。把這一團毛線紕開。 其他字义 紕 ⒈ 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素絲紕之”。 ⒉ 所鑲的邊緣:“縞冠素紕”。 其他字义 紕 ⒈ 古代中國西北少數民族所織的獸毛布。 English spoiled silk; hem of dress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紕【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