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ǐ jiǎo zhī shì
注音:ㄐ一ˇ ㄐ一ㄠˇ ㄓ ㄕˋ
解释:掎:拉住;这里指拉住腿;角:鹿角。指抓住角。形容兵分两路相互配合;形成夹击或牵制的态势。
出处: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
例子: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掎角之势,以防曹操。(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
正音:“掎”,不能读作“qí”。
辨析: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互相配合,两面夹击。
歇后语:
谜语:
感情:掎角之势是中性词。
繁体:掎角之勢
近义:犄角之势
反义:
英语:a situation similar to a pincers movement
俄语:
日语:
俄语:
法语:
拉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