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i
注音:ㄏㄨㄟ ㄙㄨㄟ
读音:huī suī
部首:目
总笔画:13
结构:左右
统一码:7762
笔顺:丨フ一一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睢
⒈ 张目仰视的样子:睢盱。
⒉ 欢乐的样子:扬袂睢舞
其他字义
睢
⒈ 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
⒉ 睢县,在河南。
⒊ 见“恣睢”。
⒋ 姓。
造字法
形声:从目、隹(zhuī)声
English
gaze at, stare at; uninhibi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睢
〈形〉
(1) 仰视的样子 [looking-upward]
睢,仰目也,从目,隹声。——《说文》
暴戾恣睢。——《史记·伯夷传》
万众睢睢。——《汉书·五行志》
(2) 又如:睢盱(睁眼仰视的样子);睢睢(仰视的样子)
基本词义
◎ 睢
〈动〉
(形声。从目,隹(
)声。本义:仰视) 同本义 [stare at]睢,仰目也。——《说文》
暴戾恣睢。——《史记·伯夷传》。正义:“仰白目怒貌也。”
万众睢睢。——《汉书·五行志》。注:“仰目视貌也。”
康熙字典:
睢【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許惟切《集韻》呼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