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ang
注音:一ㄤˊ
读音:yáng
部首:氵
总笔画:9
结构:左右
统一码:6D0B
笔顺:丶丶一丶ノ一一一丨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洋 ⒈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洋。 ⒉ 广大,众多,丰盛:洋溢。洋洋。 ⒊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洋人。洋货。洋为中用。 ⒋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洋结合。 ⒌ 银元:大洋。洋钱。 汉英互译 foreign、modern、ocean、silver coin、vast 相关字词 土、中 造字法 形声:从氵、羊声 English ocean, sea; foreign; wester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洋 〈名〉 (1)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2) 同本义 [Yang River] (3) 洋水 昆仓之丘… 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 丑涂之水。——《山海经》 (4) 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 汉水又东,右会 洋水。——《水经注》 (5) 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ocean]。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 旧称银币为洋钱,简称洋 [dollar]。如:银洋 词性变化 ◎ 洋 〈形〉 (1) 盛多、广大 [multitudinous;vast] 洋,多也。——《尔雅》。注:“洋,溢也。” 河水洋洋。——《诗·卫风·硕人》。传:“盛大也。” 泌之洋洋。——《诗·陈风·衡门》 (2) 又如:洋泌(涌流不竭的泉水) (3) 外国的,外国来的 [foreign]。如:洋胰子(肥皂);洋毛子(洋鬼。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洋化(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洋字(外国文字);洋兵(外国兵);洋派(外国派头;带有外国派头);洋烟(亦作“洋湮”。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洋楼(西洋式的楼房);洋蜡烛(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
康熙字典: 洋【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似羊切《集韻》徐羊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