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én rén zì wēi
注音:ㄖㄣˊ ㄖㄣˊ ㄗˋ ㄨㄟ
解释:每一个人都感到随时有危险出现而恐惧不安。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例子:满京城的戚畹、勋旧和缙绅们为着李国瑞的事人人自危,家家惊慌。(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正音:“自”,不能读作“zhì”。
辨析:人人自危和“人心惶惶”都含有“人人担心害怕”的意思。人人自危偏重于“自”;是对自身感到危险;语气较重;有时可用于几个人;“人心惶惶”表示惊惧不安;语义较轻;用于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歇后语:
谜语:乘破船过江
感情:人人自危是贬义词。
繁体:
近义:提心吊胆、人心惶惶
反义:安居乐业、高枕无忧
英语:Everyone fells in danger.
俄语:
日语:
俄语:
法语:
拉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