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ai
注音:ㄓˋ ㄋㄞˊ
读音:zhì nái
部首:扌
总笔画:13
结构:左右
统一码:6431
笔顺:一丨一フ一ノ丶一丶ノ一一丨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搱 ⒈ 古同“雉”,旧时投骰子的采名。 其他字义 搱 ⒈ 擦挲。 异体字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搱【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直利切,音稚。摴蒱采名。通作雉。《正字通》按五木經,王采有四。一曰雉,俗譌爲穉搱。 又穉之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雉【卷四】【隹部】 有十四種:盧諸雉,喬雉,鳪雉,鷩雉,秩秩海雉,翟山雉,翰雉,卓雉,伊洛而南曰翬,江淮而南曰搖,南方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