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座衣冠似雪

时间:2024-12-23 14:03:53 来源:随笔散文网 作者:管理员

诗句满座衣冠似雪来自《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赏析:【注释】:
  ①此闲居瓢泉之作。茂嘉:稼轩族弟,生平不详。据刘过《沁园春·送辛稼轩弟赴桂林官》词意,当是勉力抗金而重忠义节气的人。时调官桂林,稼轩有二词赋别(另一首,见下篇)。《离骚补注》:宋人洪兴祖著,谓“子规、鹈二物也”。  叠用四事,前二事薄命女子,后二事失败英雄,但均属生离死别,且关涉家国命运,足见词人已不囿于兄弟情谊,而是暗寓家国兴亡和个人身世之感。此词既文思跳荡,文章法井然。词以啼鸟兴起,啼鸟托住,中间叠用故实曲笔传情。结韵翻出送人本旨,旋到旋收,且情境兼胜,沉郁苍凉。或谓此江淹《恨赋》笔法,或谓此源出唐诗“赋得体”;然一旦用于词体,便成创格。
  ②“绿树”三句:借鸟声托意,言临别不堪绿荫深处众鸟啼鸣悲切。鹈鴂(tíjué题决)、杜鹃、鹧鸪:三种鸟,啼声皆悲,故言“更那堪”,即不忍闻其悲声。
  ③“啼到”两句:鸟啼悲切,恨花尽春去。《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按:《广韵》称鹈鴂“春分鸣则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歇”。
  ④“算未抵”句:言啼鸟伤春虽苦,总抵不上人间离别之苦。按:以下即叠用四件人间离别之事。
  ⑤“马上”两句:此人间离别第一事,言昭君出塞,别离汉家宫阙。王昭君名嫱,汉元帝后宫宫女,因和亲赐嫁匈奴王呼韩单于。马上琵琶:谓在琵琶声中远离故国。石崇《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李商隐《王昭君》诗:“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关塞黑:边关要塞一片昏暗。长门:汉武帝曾废陈皇后于长门宫,后泛指失意后妃所居之地。这里借言昭君辞汉。按:或谓此即用长门本事,与昭君无涉,即认为此词共用五事。翠辇(niǎn捻):用翠羽装饰的宫车。金阙:宫殿。
  ⑥“看燕燕”两句:此人间离别第二事,言庄姜送归妾。燕燕:《诗经·邶风》有《燕燕》诗:“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毛传》以为此“卫庄姜送归妾也”。据《左传·隐公三年、四年》:卫庄公妻庄姜无子,以庄公妾戴妫之子完为子。完即位未久,就在一次政变中被杀,戴妫遂被遣返。庄姜远送于野,作《燕燕》诗以别。
  ⑦“将军”三句:此人间离别第三事,言李陵别苏武。李陵: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名将,曾以五千之众对十万敌军,兵尽粮绝而北降匈奴,故辛词谓“将军百战身名裂”。苏武:亦西汉武帝时人。奉命出使匈奴,羁北不降,北海牧羊十九年持节不屈,终得返汉。苏武归汉,李陵饯别河梁。《文选》载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又,《汉书·苏武传》载李陵送别语:“异域之人,一别长绝。”河梁:桥。故人:指苏武。长绝:永别。
  ⑧“易水”三句:此人间离别第四事,言荆轲离燕赴秦。据《史记·刺客列传》:战国末年,燕太子丹命荆轲出使秦国,相机刺杀秦王。临行之际,太子丹及众宾客皆白衣素服相送于易水之上。有高渐离者击筑起乐,荆轲和乐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慷慨悲壮,送者无不为之动容(并见《战国策·燕策》)。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衣冠似雪:指送行者皆白衣素服。壮士:指荆轲。悲歌:指《易水歌》。未彻:尚未唱完,意谓声犹在耳。
  ⑨“啼鸟”两句:谓啼鸟如知人间别离之恨,当由啼泪进而啼血,益发悲哀。如许恨:即指上述种种人间别恨。
  ⑩“谁共我”两句:谓与族弟别后孤独无伴,惟与明月共醉。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辛弃疾的这首词大约作于他闲居铅山期间。茂嘉是他的堂弟,其事迹未详。这首词的内容和作法与一般的词不同,其内容方面几乎完全与对茂嘉的送行无关,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层的常规,事例连贯上下片,不在分片处分层。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时胸中郁积事多,有触而发,非特定题目所能限制,故同类事件纷至涌集,而不为普通的诗文格式所束缚。
词的开头几句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 ,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采用了兴与赋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说它是“赋 ”,因为它写送别茂嘉,是在春去夏来的时候,可以同时听到三种鸟声,是写实 。鹈鴂,一说是杜鹃,一说是伯劳,辛弃疾取伯劳之说;说它是“兴 ”,因为它借闻鸟声以兴起良时丧失、美人迟暮之感 。伯劳在夏至前后出鸣,故暗用《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 ,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意,以兴下文“苦恨 ”句。鹧鸪鸣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鹃传说为蜀王望帝失国后魂魄所化 ,常悲鸣出血 ,声像“不如归去 ”。词同时用这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感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着“算未抵 、人间离别”一句,是上下文转接的关键。它把“离别”和啼鸟的悲鸣作一比较,以抑扬的手法承上启下,为下文出的“别恨”作了铺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两句,有人认为写的是两事:其一指汉元帝宫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离开汉宫的事;其二指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时辞别“汉阙 ”,幽闭长门宫。也有认为只写一事的,谓王昭君自冷宫出而辞别汉阙。今从多数注释本作两件事看。“看燕燕,送归妾”,写的是春秋时卫庄公之妻庄姜,“美而无子”,庄公妾戴妫生子完,庄公死后,完继立为君 。州吁作乱,完被杀,戴妫离开卫国。《诗经·邶风》的《燕燕》诗,相传即为庄姜送别戴妫而作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引用了汉代另一个典故。汉李陵抗击匈奴,力战援绝,势穷投降,败其家声;他的友人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节不屈。后来苏武得到归汉机会,李陵送他有“异域之人,一别长绝”之语;又世传李陵《与苏武诗》,有“携手上河梁 ”、“长当从此别”等句 。“易水萧萧西风冷 ,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写战国时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传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荆轲临行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上这些事都和远适异国、不得生还,以及身受幽禁或国破家亡之事有关,都是极悲痛的“ 别恨”。这些故事,写在与堂弟的一首送别词中,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当时沉重、悲壮之情。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这又是承上启下的两句。句中说啼鸟只解春归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间的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随啼声眼中滴出的不是泪而是血了。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省力的铺垫 。“谁共我,醉明月?”承上面两句转接机势,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 ,点破题目,结束全词,把上面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一下子收拢到题中来,有此两句,词便没有脱离本题,只是显得善于大处落墨、别开生面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辛弃疾不愧为宋代一代文豪!
辛弃疾的这首词,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气氛强烈外,还得力于它的音节 。它押入声的曷、黠、屑、叶等韵,在“切响”与“促节”中有很强的摩擦力量,声如裂帛,声情并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评此词“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反映了古人对此词的推崇。

拼音:

hè xīn láng bié mào jiā shí èr dì, tí jué dù juān shí liǎng zhǒng
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

lǜ shù tīng tí jué.
绿树听鹈鴂。
gèng nà kān zhè gū shēng zhù, dù juān shēng qiè!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tí dào chūn guī wú xún chù, kǔ hèn fāng fēi dōu xiē.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suàn wèi dǐ rén jiān lí bié.
算未抵、人间离别。
mǎ shàng pí pá guān sài hēi, gèng cháng mén cuì niǎn cí jīn quē.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kàn yàn yàn, sòng guī qiè.
看燕燕,送归妾。
jiāng jūn bǎi zhàn shēng míng liè.
将军百战声名裂。
xiàng hé liáng huí tóu wàn lǐ, gù rén zhǎng jué.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yì shuǐ xiāo xiāo xī fēng lěng, mǎn zuò yì guān sì xuě.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zhèng zhuàng shì bēi gē wèi chè.
正壮士、悲歌未彻。
tí niǎo hái zhī rú xǔ hèn, liào bù tí qīng lèi zhǎng tí xuè.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shuí gòng wǒ, zuì míng yuè?
谁共我,醉明月?

平仄韵脚:拼音:mǎn zuò yì guān sì xuě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网友评论:


上一篇:满川风雨看潮生
下一篇:满座衣冠似雪_1

TAG标签:满座衣冠

热门排行: 慢捻复轻拢
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