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i
注音:ㄕˋ ㄓㄜ
读音:shì zhē
部首:虫
总笔画:17
结构:上下
统一码:87AB
笔顺:一丨一ノ丨ノ丶ノ一ノ丶丨フ一丨一丶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螫 ⒈ 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动物。 其他字义 螫 ⒈ 义同(一),用于口语。 汉英互译 sting 造字法 形声:从赦、虫声 English poison; sting; poisonous ins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螫 〈动〉 (1) 毒虫或毒蛇咬刺 [sting] 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挪芋梗傅之则愈。——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螫手(咬手);螫刺(扎,刺);螫毒(蜂、蝎等以尾针螫刺行毒。比喻毒害);螫噬(毒虫刺人和野兽咬人);螫虫(尾部有毒针可刺人的虫) (3) 因恼怒而加害 [do harm] 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韩非子·用人》 (4) 又如:螫搏(螫刺和攫取。毒害人民);螫蝎(用毒刺刺人的蝎子。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 基本词义 ◎ 螫
康熙字典: 螫【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韻會》《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