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o
注音:ㄨㄟˊ ㄍㄨㄛˊ
读音:wéi guó
部首:囗
总笔画:3
结构:单一
统一码:56D7
笔顺:丨フ一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囗 ⒈ 古同“围”。 其他字义 囗 ⒈ 古同“国”。 English erect, proud; upright; bald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囗【丑集上】【囗部】 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玉篇》古文圍字。《說文》回也,象回帀之形也。註詳九畫。 又《字彙》古文國字。《商子·弱民篇》民弱囗强,囗强民弱,有道之囗,務在弱民。古國字皆作囗,蓋倉頡所制也。註詳八畫。 又《字彙》古作方圓之方。○按此說無考証,《正字通》駁之,是。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囗【卷六】【囗部】 回也。象回帀之形。凡囗之屬皆从囗。羽非切 说文解字注 (囗)回也。回、轉也。按圍繞、週圍、字當用此。圍行而囗廢矣。象回帀之形。帀、周也。羽非切。十五部。凡囗之屬皆从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