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ǔ zhì
注音:ㄐ一ㄡˇ ㄓˋ
港台:
繁体:久滯
近义:
反义:
词组:久滞
同音词:救治,就职,旧址,久之,旧制,桕脂,僦直,旧帙,旧治,旧知,酒卮,究治,纠枝,酒炙,旧志,灸治,酒直,旧职,樛枝,纠治,酒巵,酒帜,久直,九雉,九执,九芝,九枝,九职,救止
正文:
久滞[ jiǔ zhì ]
⒈ 长久弃置。
⒉ 长久积存。
⒊ 长久滞留。
⒈ 长太弃置。
引《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正始 九年举秀才”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欲令明主不独治,逸才不久滞。”
⒉ 长久积存。
引《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 唐 孔颖达 疏:“以官有畜积,恐其久而腐败,所以紓出官粟之畜积久滞者,待秋收然后取民新穀以纳官也。”
⒊ 长久滞留。
引唐 顾况 《游子吟》:“游子悲久滞,浮云鬱东岑。”
《说岳全传》第七九回:“幽魂久滞,忠节应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