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i
注音:ㄆ一
读音:pī
部首:釒
总笔画:13
结构:左右
统一码:925F
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一ノ丨丶一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鉟 ⒈ 古同“铍”,古兵器,形如刀而两边有刃。 ⒉ 熔化:鉟金。鉟银。 ⒊ 旌旗名。 异体字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鉟【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敷悲切,音丕。《玉篇》刃戈。《韓愈·會李正封聯句》何當鑄鉅鉟。 又與鈹通。詳鈹字註。 又《廣韻》符悲切,音邳。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鈹【卷十四】【金部】 大鍼也。一曰劒如刀裝者。从金皮聲。敷羈切 说文解字注 (鈹)大鍼也。玄應曰。醫家用以破癰。从金。皮聲。敷羈切。古音在十七部。一曰劒而刀裝者。劒㒳刃。刀一刃。而裝不同。實劒而用刀削裹之是曰鈹。左傳曰。夾之以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