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uan
注音:ㄓㄨㄢˋ ㄗㄨㄢˋ ㄙㄨㄢˇ
读音:zhuàn zuàn suǎn
部首:竹
总笔画:16
结构:上中下
统一码:7BF9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一一一一ノ丶フフ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篹 ⒈ 古通“馔”:“以为文母篹食堂。” ⒉ 著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篹,故谓之《论语》。” 其他字义 篹 ⒈ 古同“纂”,编辑:“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篹焉。” 其他字义 篹 ⒈ 古代笾一类的礼器:“荐用玉豆雕篹。” English to collect; edit; a bamboo bask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篹 〈动〉 (1) 同“撰”。写作,著述 [write]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篹,故谓之《论语》。——《汉书》 (2) 同“馔”。安排食物 [prepare food] 篹,与馔同。具食也。——《字汇补》 (3) 另见 基本词义 ◎ 篹 〈动〉 同“纂”。编撰 [compile] 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篹焉。——《汉书》 词性变化 ◎ 篹 〈名〉 (1) 筷子笼 [container of chopsticks] 篹,竹器也。——《说文》 (2) 另见
康熙字典: 篹【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蘇管切《集韻》《韻會》損管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