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ao
注音:ㄙㄠˋ ㄙㄠˇ
读音:sào sǎo
部首:土
总笔画:11
结构:左右
统一码:57FD
笔顺:一丨一フ一一丶フ丨フ丨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埽 ⒈ 治河时用来护堤堵口的器材,用树枝、秫秸、石头等捆扎而成。 ⒉ 用秫秸修成的堤坝或护堤。 其他字义 埽 ⒈ 古同“扫”,打扫。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room; to sweep, clear aw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埽 〈名〉 (1) 旧时治河,将秫秸、石块、树枝捆扎成圆柱形用以堵口或护岸的东西 [fascine] 凡塞河决,垂合,中间一埽,谓之合龙门。——《梦溪笔谈》 (2) 用埽做成的挡水建筑物,亦泛指堤岸 [fascined bank]。如:埽岸;埽鍕(绑扎成束的埽材)
康熙字典: 埽【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