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ao
注音:ㄔㄠˊ
读音:cháo
部首:巛
总笔画:11
结构:上下
统一码:5DE2
笔顺:フフフ丨フ一一一丨ノ丶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巢 ⒈ 鸟搭的窝,亦指蜂、蚁等动物的窝;借指敌人或盗贼的藏身之所:鸟巢。蜂巢。巢窟。匪巢。巢穴。 ⒉ 姓。 汉英互译 nest、den of robber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est, living quarter in tr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巢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栖于树窝上。本义:鸟窝) (2) 同本义 [birds' nests] 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说文》 鸟之所乳谓之巢。——《小尔雅》 夏则居橧巢。——《孔子家语·问礼》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召南·鹊巢》 (3) 又泛指其他动 物的巢穴 [nest] 长安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汉书·五行志》 (4) 又泛指蜂、蚁、兽的窝。如:巢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以瞭望敌军。车上有用辘轳升降的瞭望台,人在台中,如鸟在巢,故名);巢聚(谓聚集在巢穴中) (5) 古人住的巢穴 [house]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 (6) 敌人或盗贼盘踞的地方 [den]。如:巢窠(盘踞之地);巢薮(指盗匪或敌人盘踞之地) (7) 姓 词性变化 ◎ 巢 〈动〉 (1) 筑巢 [build nest]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巢幕(筑巢于帷幕之上。喻处境危险) (3) 居住;栖息 [dwell]。如:巢居子(泛指隐士);巢栖(指隐居)
康熙字典: 巢【寅集中】【巛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