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u
注音:ㄈㄨˋ
读音:fù
部首:月
总笔画:13
结构:左右
统一码:8179
笔顺:ノフ一一ノ一丨フ一一ノフ丶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腹 ⒈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腹部。腹膜。腹水。腹泻。腹疾。心腹(喻极亲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腹非”)。遗腹子。 ⒉ 喻地区的前部、内部或中部:腹地。腹背受敌。 ⒊ 厚:“(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 ⒋ 怀抱:“出入腹我。” 汉英互译 abdomen、antinode、paunch、ventro- 相关字词 背 造字法 形声:从月、复声 English stomach, belly, abdomen; insi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腹 〈名〉 (1)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 (2) 同本义 [abdomen;stomach;belly] 腹,厚也。——《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 坤为腹。——《易·说卦传》 入于左腹。——《易·明夷》 腹者至阴之所居。——《素问·评热病论》 自脐以下曰水腹。——《释名》 腹饥不得食。——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腹痛(肚子痛);腹肠(肚肠,肚子);腹围(腰带);腹如垂瓠(形容肚皮松瘪难看);腹便便(形容肚子肥满) (4) 比喻中央部分 [centre]。如:腹城(内地的城);腹居郡(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腹腴(内地富饶之区);腹民(内地的居民) (5) 内心 [heart] 腹诽而心谤。——《汉书·灌夫传》 (6) 又如: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以为然);腹记(暗记在心);腹热(内心焦急);腹悲(心里暗悲);腹咏(内心歌咏);腹咒(心中咒骂) 词性变化 ◎ 腹 〈形〉 厚 [thick]。如:腹坚(谓冰结得既厚且坚) ◎ 腹 〈动〉 (1) 怀抱 [embrace] 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方苞《王处士墓表》 (2) 容纳 [contain] 巴蛇腹象,足觌厥大。——柳宗元《天对》
康熙字典: 腹【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