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ui
注音:ㄊㄨㄟˋ
读音:tuì
部首:虫
总笔画:13
结构:左右
统一码:8715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丶ノ丨フ一ノフ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蜕 ⒈ 蝉或蛇等脱下来的皮:蛇蜕。蝉蜕。 ⒉ 蛇、蝉等动物脱皮:蜕皮。 ⒊ 鸟换毛。 ⒋ 解脱,变化:蜕化。蜕变。 汉英互译 exuviate 造字法 形声:从虫、兑声 English mol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蜕 〈动〉 (1) (形声。从虫,兑( (2) 蝉、蛇等脱皮。亦谓鸟换羽[slough off;exuviate;moult] 蜕,蝉蛇所解皮也。——《说文》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蜕蝉(蝉脱壳) (4) 道家认为修道者死后留下形骸,魂魄散去成仙,称为尸解,也叫“蜕”。后因以蜕为死的讳称 [die]。如:蜕骨(脱去凡骨。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蜕化(道教谓人死亡解脱成仙);蜕衣(谓肉体仙去留下衣服);蜕壳(指遗骸) (5) 变化;变质[degenerate]。如:蜕演(蜕化演变);蜕形(蜕化而成的形式);蜕嬗(蜕变演化) (6) 脱去,除掉[get rid of]。如:蜕濯(清除,洗涤) 词性变化 ◎ 蜕 〈名〉 (1) 蛇、蝉等动物从身上脱落下来的壳或皮 [exuviae]。如:蝉蜕;蛇蜕;蚕蜕 (2) 尸体 [corpse] 师素不立文字,临去乃为此,与遗蜕俱存。——《徐霞客游记》 (3) 动物的化石 [fossil] 于淮、 济间得一龙蜕,长数十尺。——《五杂俎·卷九》
康熙字典: 蛻【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舒芮切《韻會》《正韻》輸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