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ang
注音:ㄑ一ㄤ ㄘㄤ
读音:qiāng cāng
部首:王
总笔画:8
结构:左右
统一码:73B1
笔顺:一一丨一ノ丶フフ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玱(瑲)
⒈ 玉相击的声音。
⒉ 乐声:“钟鼓喤喤,管磬玱玱。”
其他字义
玱(瑲)
⒈ 玉色。
造字法
形声:从王、仓声
English
tinkling sound tinkling of pendant gem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玱
瑲
<象>
(1) 玉器相撞的响声 [chink]
玱,玉声。——《说文》
有玱葱珩。——《诗·小雅·采芑》。传:“珩声也。”
(2) 又如:玱玱(玉相击的声音。亦泛指清脆之声)
康熙字典:
瑲【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