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ao
注音:ㄒ一ㄠ
读音:xiāo
部首:石
总笔画:12
结构:左右
统一码:785D
笔顺:一ノ丨フ一丨丶ノ丨フ一一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硝 ⒈ 一些矿物盐的泛称:硝石。芒硝。 ⒉ 用朴硝或芒硝加黄米面等处理毛皮,使皮板儿柔软:硝皮子。 汉英互译 saltpetre 造字法 形声:从石、肖声 English saltpeter, niter; > to ta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硝 〈名〉 (1) 硝石 [nitre;saltpetre] 硝,药石也。方书硝七种。——《正字通》 (2) 又如:硝子石(硝石。又称假水晶;也喻指眼睛);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3) 经过硝制变软的皮革[tanned hides] 若南方短毛革硝,其如纸薄。——《天工开物》 词性变化 ◎ 硝 〈动〉 (1) 用朴芒硝等鞣制皮革使变软 [tan hides with nitre] 要送到皮园里硝了,赶出来做成坐褥,新年好放在马上骑坐。——《醒世姻缘传》 走了硝,天冷怎穿!——《西游记》 (2) 又如:硝熟(用芒硝、朴硝等揉制皮革使之变软)
康熙字典: 硝【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