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标签 “长安” 文章列表
  • 日期:05-10为忆长安烂熳开

    诗句为忆长安烂熳开来自《庭前菊》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赏析:庭前菊注释①烂熳:同“烂漫”。 ②龙山:据《晋书·孟嘉列传》载,九月九日重阳节,桓温曾大聚佐僚于龙山。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庭前菊..[阅读全文]

  • 日期:05-10中间闻道在长安

    诗句中间闻道在长安来自《寄李白》作者:任华 朝代:唐代古来文章有能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我闻当今有李白,大猎赋,鸿猷文;嗤长卿,笑子云。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登庐山,观瀑布,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余爱此两句;登天台,望渤海,云垂大鹏飞,山压巨鳌背,斯言亦好在。至于他作多不拘常律,振摆..[阅读全文]

  • 日期:05-10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诗句世为京兆长安农夫来自《圬者王承福传》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衣食,馀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阅读全文]

  • 日期:05-10不近长安

    诗句不近长安来自《浪淘沙》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赏析:浪淘沙·五岭麦秋残翻译及注释翻译..[阅读全文]

  • 日期:05-10不踏长安市

    诗句不踏长安市来自《点绛唇》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身后功名,古来不换生前醉。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竹外僧归,路指霜钟寺。孤鸿起。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赏析:《点绛唇》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中文译..[阅读全文]

  • 日期:05-10不见长安_1

    诗句不见长安来自《行香子》作者:赵鼎 朝代:宋代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赏析:《行香子》是一首宋代..[阅读全文]

  • 日期:05-10不见长安

    诗句不见长安来自《画堂春》作者:毛幵 朝代:宋代华灯收尽雪初残。踏青还尔游盘。落梅强半已飞翻。刬地春寒。多病故人日远,几时双燕来还。可怜楼上一凭栏。不见长安。赏析:《画堂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毛幵(音译,原文无确切记载)。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阅读全文]

  • 日期:05-10不若长安君之甚

    诗句不若长安君之甚来自《触龙说赵太后》作者:刘向 朝代:先秦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阅读全文]

  • 日期:05-10七年在长安

    诗句七年在长安来自《赠元稹》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之子异于是,久处誓不谖。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阅读全文]

  • 日期:05-10一来长安罢

    诗句一来长安罢来自《插田歌》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伫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