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标签 “十二月” 文章列表
  • 日期:05-11幽州思妇十二月

    诗句幽州思妇十二月来自《北风行》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阅读全文]

  • 日期:05-11寒楚十二月

    诗句寒楚十二月来自《见薛大臂鹰作(一作李白)》作者:高适 朝代:唐代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赏析:《见薛大臂鹰作(一作李白)》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诗意描绘了一只体态威武的苍鹰的形象,并以此来寄寓诗人自身的志向与境界。诗中描绘的是冬季的寒楚之地,时值十..[阅读全文]

  • 日期:05-11十二月丙子朔

    诗句十二月丙子朔来自《宫之奇谏假道》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阅读全文]

  • 日期:05-11八年十二月

    诗句八年十二月来自《村居苦寒》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馀温。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念..[阅读全文]

  • 日期:05-11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诗句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来自《浣溪沙》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赏析: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翻译及注释翻译..[阅读全文]

  • 日期:05-1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诗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来自《登泰山记》作者:姚鼐 朝代:清代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阅读全文]

  • 日期:05-10崇祯五年十二月

    诗句崇祯五年十二月来自《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 朝代:明代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到亭上,有两人..[阅读全文]

  • 日期:05-10寒冬十二月_2

    诗句寒冬十二月来自《观放白鹰其二》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啄。【口卓】自有云霄万里高。赏析:《观放白鹰其二》是李白创作的一首唐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中文译文:寒冬十二月,苍鹰羽毛稀疏。..[阅读全文]

  • 日期:05-10寒冬十二月_1

    诗句寒冬十二月来自《别诗四首》作者:佚名 朝代:两汉其一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其二..[阅读全文]

  • 日期:05-10寒冬十二月

    诗句寒冬十二月来自《观放白鹰二首》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赏析:观放白鹰二首翻译及注释翻译其一:八月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