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的组词意思解释
拼音:zhu
注音:ㄓㄨ
读音:zhū
部首:讠
总笔画:10
结构:左右
统一码:8BF8
笔顺:丶フ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叠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诸(諸) ⒈ 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 ⒉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 ⒊ 犹“之”:“能事诸乎?”。 ⒋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 ⒌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⒍ 姓。 汉英互译 all、various 造字法 形声:从讠、者声 English various, all, these;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诸 諸 〈动〉 (1) (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argue;dispute;debate] 诸,辩也。——《说文》。按,者亦意辩词也。 诸诸便便,辩也。——《尔雅》 穷研细诸问,岂得信虚辞!——《敦煌变文集·燕子赋》 (2) 又如:诸问(问辩) 词性变化 ◎ 诸 諸 〈形〉 (1) 众;各 [all;various] 诸郡县苦秦吏。——《史记·陈涉世家》 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2) 又 诸将皆失色。 诸越则桃李冬实。(诸越,即“百越”,指两广地区。)——宋· 沈括《梦溪笔谈》 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诸君子,指谭嗣同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率诸少年。——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诸余(诸般;种种);编辑部诸先生;诸恶(各种恶行);诸种(各种;各个种族);诸众(众多);诸相(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观的形态) ◎ 诸 諸 〈代〉 (1) 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 [he;her;they;it] 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与诸乎?——《左传·僖公十三年》 诸人不知,瞒不得你。——《西厢记》 (2) 又如:诸处(别处);诸人(别人);诸方(别的地方) (3) 作定语,相当于“其” 无效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诸大夫!——《史记·楚世家》 ◎ 诸 諸 〈助〉 表示语气,相当于“啊”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诗·邶风·日月》 ◎ 诸 諸 〈名〉 (1) 干果 [dried fruit] 桃诸,藏桃也。诸,储也。藏以为储,待给冬月用之也。——《释名》 (2) 古地名 [Zhu town]。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 城诸及 防。——《春秋》 (3) 姓。如:诸葛(复姓) ◎ 诸 諸 <代词兼介词> (1) “之于”的合音 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 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谋诸漆工,作断纹焉。(诸:之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 谋诸篆工。 (3) 又 匣而埋诸土。 (4) 又 献诸朝。 献诸抚军。——《聊斋志异·促织》 归而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之乎”的合音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 王尝语 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子闻诸?——《左传》 ◎ 诸 諸 〈介〉 相当于“于” 宋人资章甫适诸 越。——《庄子·逍遥游》
康熙字典: 諸【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